English

大巴山里走出来的博士

1999-03-01 来源:光明日报 程龙 我有话说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农业大学的谢德体教授非常朴素,走在大街上,人们绝不会把他与大学教授联系起来。

谢德体1957年出生在大巴山下的四川省开江县农村。农村的落后与贫穷在他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对著名土壤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侯光炯教授的景仰,使谢德体下决心报考侯教授的研究生,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师从侯教授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他又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早在攻读硕士学位时,谢德体就专注于土壤宜种性和土壤肥力研究,他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水田自然免耕理论”,为创造水田半旱耕作新方法做了大量工作。担任副教授后,由他参与主持的“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推广应用”课题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参研的“丘陵大县综合农业技术开发”等两项省级课题获科技进步奖和星火奖;他主持或主研的“山区中低产田大面积稳产高产综合技术开发”等6项课题通过省、部、市级鉴定。谢德体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四川省博士基金及科研项目的资助。近年来,他对紫色土贮水、抗旱机理与途径、土壤生产潜力、紫色水稻土物理特性、中低产田高产稳产综合技术、吨粮田建档定位追踪等项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十多年来,他先后参与主持研究了2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的奖励,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1991年,他被四川省教委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2年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奖”,1994年,他荣获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青年科技奖”,成为全国100名获奖者之一。1995年,他又被农业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谢德体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总是不忘将科技成果推广。他的观点是,如果纯粹的为研究而研究,科学研究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而土壤科学尤其如此。十余年来,他常常深入农村,广阔的田野上留下了他奔走的足迹。

通江县,是四川省有名的穷县,有的农民一家人穷得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1991年谢德体接受科技扶贫任务后来到这里,他深知光讲大道理没有用,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让农民尝到科学的甜头。有一农民承包了3亩责任田,年终统共才收稻谷800多斤,一家人吃不到半年就粮仓见底。谢德体分析了这里的土壤结构和肥力资源,大力推行自然免耕技术等适宜技术,一年内就使这里的水稻亩产达到1000斤,平均增产275%。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我活了七十多年,从没见到这么好的收成。”经过几年和县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通江县增产稻谷2000多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谢德体先后到云、贵、川等12个省,40多个地、市、县推广新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在南方十多个省区大面积推广。四川省推广250多万公顷,增产稻谷15亿多公斤,净增产值6亿多元。近两年来,谢德体又承担了三峡库区移民新垦土壤快速熟化及高效利用模式研究等项目,为库区农民脱贫致富不辞辛劳地奔走着。

谢德体在科教兴农中非常重视对农村技术骨干的培训。每到一地,他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给地方的农业管理干部和农村技术人员讲授农村实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从理论到实际操作,深入浅出,使他们真正地掌握。迄今,他已在农村基层培训土壤培肥和高产栽培技术人员数万人次。为此他被评为四川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

在谢德体的案头,常常可见素不相识的农民写来的信,向他索要技术资料。对于这些求知若渴的人们,他总是及时寄去资料,不收分文,并热情地为他们解答问题,指导他们科学种田。他和农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虽然教师很清贫,但看到一批批学生奔赴祖国的农业战线,我感到欣慰;虽然搞科研、推广很辛苦,但看到自己的成果换来农民朋友丰收的喜悦,我感到动力十足。”这朴素的话语,正是谢德体崇高的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